【钢铁资讯】促进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
2023-03-21 17:29:52
202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对去年特别是过去5年国家取得的成绩做了系统总结。《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该表述首次在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提出,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党的二十大的表述改为“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与党的二十大的提法一致。
钢铁材料是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物质基础。钢铁工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工业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土安全的重要行业,是发展实体经济的基石。一个强大、有竞争力的钢铁工业是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必然要求。“十三五”以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的大力推动和市场需求带动下,钢铁行业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第一,粗钢产量突破10亿吨。2022年,我国粗钢产量达10.18亿吨,连续27年保持世界第一。我国除极少数批量小、生产难度高的钢材外,绝大多数钢材品种的自给率达到100%。
第二,工艺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钢铁工业工艺装备总体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我国5.5米及以上捣固和6米及以上顶装先进焦炉产能占比接近60%;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炉生产能力所占比例超过80%,代表世界领先水平的5000立方米以上高炉有9座。
第三,节能环保水平持续提升。2022年,我国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由2015年的574千克标准煤下降至551千克标准煤,吨钢颗粒物排放量由0.75千克下降至0.24千克,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由0.81千克下降至0.28千克,吨钢氮氧化物排放量由0.97千克下降至0.46千克。
2019年,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推动行业力争80%以上产能完成改造。按照要求,全工序有组织排放超低限值较国内现行标准收严33%至83%,相较于欧美国家现行标准,我国超低限值除个别节点颗粒物排放浓度与其相当外,绝大部分指标优于国外同类标准。截至目前,全国已有72家企业完成全部和部分环节改造,并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网站公示。
第四,智能制造水平提升。钢铁行业智能制造已形成了三级梯队发展的格局,第一梯队企业继续领跑,不断开展新技术创新应用,涌现多项行业标杆。第二梯队紧随其后,积极借鉴标杆企业优秀案例,快速提升。第三梯队受限于产品结构和生产运营管理特点以及投资计划等因素,整体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钢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产能过剩、资源保障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中度偏低、产品附加值普遍较低等问题,实现“双碳”目标任务更是任重道远。从规模上看,钢铁行业需求很难延续明显增长的趋势,由大向强的转变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从质和量来看,行业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
第一,由总量的增长向部分品种增长转变。钢材供给规模归根结底还是由下游需求决定,要解决重点领域卡脖子的钢材生产问题,解决部分高端产品质量稳定性和经济性的问题,更要重点关注钢结构、新能源等未来用钢量增长较大领域的用钢走向。
第二,由各地普遍增长向部分需求短缺地区增长转变。从1996年钢产量突破1亿吨以来,全国各地钢铁产量普遍增长,在河北、山西等北方地区尤为明显,“北钢南运”极大增加了钢铁行业的物流成本;下一步,在产能置换政策特别是市场机制综合作用下,过剩区域将继续压减过剩产能,部分产能向需求缺口较大、物流条件较好的区域转移,从而促使行业布局更加合理。
第三,绿色发展持之以恒。生态环境部提出2025年80%的产能实现超低排放的要求,今明两年是政策执行关键期,届时钢铁行业对环境的外部效应将实现质的改变。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了能效提升三年规划,工信部即将发布钢铁行业碳达峰政策,可以预计,“双碳”既是当前企业要面对的问题,也是为了应对未来挑战所采取的布局谋划。
第四,智能制造逐步发力。智能制造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未来发展主要集中在围绕5G应用、无人行车、特种机器人等生产场景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围绕工厂设计与数字化交付、数字孪生模型等智能工厂建设;围绕生产智能管理等加快推动钢铁企业及上下游产业链智能制造建设进程,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
第五,创新驱动。要抓住创新这个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不同企业要采取不同的创新模式,比如,头部企业、优势企业在原创性创新方面要担当担责,引进消化吸收已有技术则可能是更多中小企业的选择。
第六,管理提升。钢铁企业必须尽快创新自身管理体制、适应现代化企业要求、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要求,向管理要效益。比如,建成战略明晰、权责明确、运行高效的管控架构,制度健全、标准明确、流程清晰、程序规范、执行到位的业务管理体系,以及事前监管、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的风险管理体系。
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是质和量的有机统一。量的变化更多表现在细分品种和市场的波动方面,质的变化更多表现在集约型发展方面,没有质就不会有量,离开了量也谈不上质。
(史慧恩(作者系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党委委员、发展研究处处长))
<上一篇>乐华娱乐被列为经营异常
技术知识
更多>
电子汽车衡的检定规程通常是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制定和执行的。以下是一般的电子汽车衡检定规程: 1.检定周期:根据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电子汽车衡的检定周期,一般为1年或更频繁。这意味着每隔一定时间需要对电子汽车衡进行检定。 2.检定方法:确定电子汽车衡的检定方法。常见的方法包括静态维持法、动态维持法和动态校验法。不同的方法会涉及到不同的测量原理和流程。 3.检定设备:确定用于电子汽车衡检定的设备,如校验分析仪、校验车、标准质量等。这些设备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和精度要求。 4.检定过程:制定电子汽车衡的检定过程,包括检定前的准备工作、实际检定的步骤、数据记录和处理等。确保检定过程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5.检定标准:根据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定电子汽车衡的检定标准。这些标准通常会规定电子汽车衡的准确度要求、线性度要求、重现性要求等。 6.检定报告:制作电子汽车衡的检定报告,记录检定的日期、检定结果、测量误差等相关信息。检定报告需要保留并随时提供给相关部门或用户进行查阅。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电子汽车衡检定规程可能会因地区、国家或行业而异,因此请参考当地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以获得准确的信息和指导。

判定地磅传感器好坏的几种方法包括: 1.观察传感器的外观:检查传感器是否有明显的物理损坏或异常,如断裂、变形、腐蚀等。如果传感器外观有明显问题,很可能需要更换传感器。 2.测量传感器输出:使用合适的测试设备或仪器,测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传感器输出信号应该与实际测量值相匹配。如果输出信号不稳定、异常或与实际测量值不符,可能表示传感器存在故障。 3.比对传感器读数:将已知重量的物体放置在地磅上,与传感器读数进行比对。如果传感器读数与已知重量存在较大偏差,可能表示传感器存在问题。 4.清洁和校准传感器:有时候传感器可能受到灰尘、污垢等物质的影响,导致读数不准确。可以尝试清洁传感器,并进行校准以恢复正常工作。 5.借用其他设备校验:比对使用其他准确的测量设备,如其他地磅、天平等,与传感器读数进行比对。如果其他设备给出的读数与传感器读数存在较大偏差,可能表示传感器存在问题。 6.联系供应商或技术支持:如果以上方法无法确定传感器的好坏,建议联系地磅供应商或技术支持,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他们可能会提供更专业的测试方法或派遣技术人员进行检修和判定。

如果电子地磅汽车衡打印时间不准确,可以尝试以下调整方法: 1.校准系统时间:检查地磅系统的时间设定,确保系统时间准确。如果系统时间不正确,可以进行时间校准,通常在系统设置或管理员界面中可以找到相关选项。 2.检查网络时间同步:如果地磅系统与网络连接,可以检查是否启用了网络时间同步功能。启用网络时间同步功能可以自动校准系统时间,确保准确性。 3.检查打印机设置:检查打印机的时间设置,确保打印机的时间与地磅系统的时间一致。如果时间不一致,可以调整打印机的时间设置。 4.更新驱动程序和固件:如果地磅系统和打印机使用的是特定的驱动程序或固件,可以尝试更新驱动程序和固件版本,以解决时间不准确的问题。 5.联系供应商或技术支持:如果以上方法无法解决问题,建议联系地磅系统供应商或技术支持,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他们可能会提供进一步的调整方法或派遣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和调整。

物联网地磅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1.实时监测和记录重量数据: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和记录车辆或物品的重量数据,确保重量数据的准确性。 2.无线传输和远程监控: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将重量数据传输到远程服务器,使用户可以远程监控和访问重量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和便利性。 3.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对收集的重量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相应的报告,帮助用户了解和分析货物的装载情况、运输效率等相关信息。 4.实时报警和预警功能: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的阈值进行实时报警和预警,如超载报警,以提醒用户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运输风险。 5.数据可视化和管理: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将重量数据通过图表、表格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并提供数据管理功能,方便用户查看、比对和管理重量数据。 6.故障诊断和维护: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监测地磅设备的状态,及时诊断故障并提供维护建议,以保证地磅设备的正常运行。 7.数据安全和权限管理: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对重量数据进行加密和安全存储,同时提供权限管理功能,限制用户对数据的访问和操作,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地磅安装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难题,以下是可能的三大难题及解决方法: 1.地面平整度不达标:地磅需要安装在坚固平整的地面上,如果地面不平整,会影响地磅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解决方法包括修复地面不平整处,例如填充填土、打磨等;或者选择适合不平整地面的特殊地磅设计,例如具有自动调平功能的地磅。 2.电源供应问题:地磅通常需要外部供电,如果现场没有方便的电源供应,将会是一个挑战。解决方法可以是寻找现场附近的电源接口,或者考虑使用无线供电技术,例如太阳能供电或者电池供电。 3.数据传输和管理问题:数字式地磅通常需要与计算机或者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管理,如果现场没有网络接入或者数据传输不稳定,将会对地磅的使用造成困扰。解决方法可以是增加网络接入设备,例如使用无线网络或者移动数据网络,或者选择具有离线数据存储功能的地磅,可以在网络恢复后自动同步数据。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云平台进行数据管理,方便远程访问和监控。 除了以上三个常见的难题,地磅安装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法规要求等等。为了确保地磅安装的顺利进行,建议找到专业的地磅安装服务商,他们具备经验和专业知识,并能根据实际情况提供解决方案。
常见问题
更多>可能是由于车辆超载导致。解决方法:需要将部分货物卸下,使车辆重量不超过汽车衡的最大承载能力。如果车辆未超载,则可能是汽车衡故障,需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复。
可能是由于传感器受到外部干扰或损坏导致。解决方法:检查传感器是否正确安装和连接。如果传感器正常,则可能是受到外部干扰导致,需要将外部干扰源移开。如果传感器损坏,则需要更换传感器。
可能是由于传感器故障或平台不平衡导致。解决方法:首先检查平台是否水平,如果平台不平衡,则需要调整平台。如果平台平衡,则可能是传感器故障,需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复。
可能是由于传感器错误或软件故障导致。解决方法:首先检查传感器是否正确安装和连接。如果传感器正常,则可能是软件故障,需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复。
可能是由于电源故障或计算机故障导致。解决方法:检查电源和电缆是否连接正确。如果电源和电缆连接正确,则可能是计算机故障,需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