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热点> 行业资讯> 【化工资讯】碳酸锂吨价跌破30万元大关 供给端挺价情绪已现

【化工资讯】碳酸锂吨价跌破30万元大关 供给端挺价情绪已现

2023-03-27 10:14:42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跌破30万元/吨大关,引发市场热议。

  记者获悉,目前市面上有贸易商正在以更低的价格进行抛售。有锂矿上市公司在电话会议上表示,碳酸锂价格下行,产业链面临较大压力。

  连续下跌多月后,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将何去何从?尽管行业内存在悲观情绪,但亦有分析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经过多轮下跌,目前锂价已经触及部分厂商成本线,相关企业有挺价情绪,不排除近期企稳回升的可能。

  电子级碳酸锂是动力电池的主要原料之一。今年1月份,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545.9GWh,销量465.5GWh,同比分别增长148.5%,150.3%。其中,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94.6GWh,同比增长90.7%。

  此外,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发布的调研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130GWh,同比增长170%。

  鑫椤锂电研究员钱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尽管业内存在一定悲观情绪,但动力电池需求仍在增加。虽然2022年四季度因补贴退坡等造成的需求提前透支,导致今年淡季延长,而国内锂盐企业未能果断减产,导致阶段性供需错配,但只要总需求不变,回暖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3月10日发布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55.2万辆和52.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30%和28.7%,同比分别增长48.8%和55.9%

  此外,在“双碳”背景下,随着储能锂离子电池成本的逐步下降,电力系统储能、基站储能和家庭储能等众多应用场景对储能电池的需求将逐步增加。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数据预测,2023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达180GWh,2025年将达390GWh。

  部分上市公司表示锂矿的单吨成本较低,例如藏格矿业称,现有万吨碳酸锂生产线的单吨成本在3万元左右。但有分析人士向记者透露,国内低成本碳酸锂仅占总产量的一半左右,仍有较多碳酸锂产能受制于资源问题,成本在20万元/吨以上,碳酸锂价格下跌,对这部分产能影响较大。此外,若碳酸锂价格下跌,锂电回收的积极性也会受到一定程度打击。

  “目前这个价格,并不是每个厂商都愿意出货,主流厂商有挺价情绪,宁愿囤积库存也不愿意低价出货。”有分析人士向记者透露。

  此前,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采访时则表示,反对碳酸锂价格暴涨至60万元/吨,也不希望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到20万元/吨以下。暴涨暴跌,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都是不利的。

  据中航证券测算,碳酸锂现货价从58万/吨降低至30万/吨以下,磷酸铁锂正极/电芯成本将分别减少7万元/吨和0.18元/Wh,若未来碳酸锂价格持续下降,下游车企和储能企业的成本也将降低。

  华西证券则在研报中表示,从供给端来看,成熟项目大多受限于矿石品位的下滑,产量不及预期,新增项目的投产多数未如期进行,2023年全年全球锂资源供给增量有限。在此背景下,需重点关注新能源车需求复苏情况,若需求端出现回暖,锂盐价格或有望触底企稳。

技术知识

更多>
电子汽车衡
电子汽车衡检定规程

  电子汽车衡的检定规程通常是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制定和执行的。以下是一般的电子汽车衡检定规程:  1.检定周期:根据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电子汽车衡的检定周期,一般为1年或更频繁。这意味着每隔一定时间需要对电子汽车衡进行检定。  2.检定方法:确定电子汽车衡的检定方法。常见的方法包括静态维持法、动态维持法和动态校验法。不同的方法会涉及到不同的测量原理和流程。  3.检定设备:确定用于电子汽车衡检定的设备,如校验分析仪、校验车、标准质量等。这些设备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和精度要求。  4.检定过程:制定电子汽车衡的检定过程,包括检定前的准备工作、实际检定的步骤、数据记录和处理等。确保检定过程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5.检定标准:根据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定电子汽车衡的检定标准。这些标准通常会规定电子汽车衡的准确度要求、线性度要求、重现性要求等。  6.检定报告:制作电子汽车衡的检定报告,记录检定的日期、检定结果、测量误差等相关信息。检定报告需要保留并随时提供给相关部门或用户进行查阅。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电子汽车衡检定规程可能会因地区、国家或行业而异,因此请参考当地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以获得准确的信息和指导。

地磅传感器
如何判定地磅传感器好坏

  判定地磅传感器好坏的几种方法包括:  1.观察传感器的外观:检查传感器是否有明显的物理损坏或异常,如断裂、变形、腐蚀等。如果传感器外观有明显问题,很可能需要更换传感器。  2.测量传感器输出:使用合适的测试设备或仪器,测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传感器输出信号应该与实际测量值相匹配。如果输出信号不稳定、异常或与实际测量值不符,可能表示传感器存在故障。  3.比对传感器读数:将已知重量的物体放置在地磅上,与传感器读数进行比对。如果传感器读数与已知重量存在较大偏差,可能表示传感器存在问题。  4.清洁和校准传感器:有时候传感器可能受到灰尘、污垢等物质的影响,导致读数不准确。可以尝试清洁传感器,并进行校准以恢复正常工作。  5.借用其他设备校验:比对使用其他准确的测量设备,如其他地磅、天平等,与传感器读数进行比对。如果其他设备给出的读数与传感器读数存在较大偏差,可能表示传感器存在问题。  6.联系供应商或技术支持:如果以上方法无法确定传感器的好坏,建议联系地磅供应商或技术支持,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他们可能会提供更专业的测试方法或派遣技术人员进行检修和判定。

电子地磅
电子地磅汽车衡打印时间不准确如何调整

  如果电子地磅汽车衡打印时间不准确,可以尝试以下调整方法:  1.校准系统时间:检查地磅系统的时间设定,确保系统时间准确。如果系统时间不正确,可以进行时间校准,通常在系统设置或管理员界面中可以找到相关选项。  2.检查网络时间同步:如果地磅系统与网络连接,可以检查是否启用了网络时间同步功能。启用网络时间同步功能可以自动校准系统时间,确保准确性。  3.检查打印机设置:检查打印机的时间设置,确保打印机的时间与地磅系统的时间一致。如果时间不一致,可以调整打印机的时间设置。  4.更新驱动程序和固件:如果地磅系统和打印机使用的是特定的驱动程序或固件,可以尝试更新驱动程序和固件版本,以解决时间不准确的问题。  5.联系供应商或技术支持:如果以上方法无法解决问题,建议联系地磅系统供应商或技术支持,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他们可能会提供进一步的调整方法或派遣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和调整。

物联网地磅
物联网地磅系统功能

  物联网地磅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1.实时监测和记录重量数据: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和记录车辆或物品的重量数据,确保重量数据的准确性。  2.无线传输和远程监控: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将重量数据传输到远程服务器,使用户可以远程监控和访问重量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和便利性。  3.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对收集的重量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相应的报告,帮助用户了解和分析货物的装载情况、运输效率等相关信息。  4.实时报警和预警功能: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的阈值进行实时报警和预警,如超载报警,以提醒用户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运输风险。  5.数据可视化和管理: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将重量数据通过图表、表格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并提供数据管理功能,方便用户查看、比对和管理重量数据。  6.故障诊断和维护: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监测地磅设备的状态,及时诊断故障并提供维护建议,以保证地磅设备的正常运行。  7.数据安全和权限管理: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对重量数据进行加密和安全存储,同时提供权限管理功能,限制用户对数据的访问和操作,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地磅安装
地磅安装过程中有哪些难题

  地磅安装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难题,以下是可能的三大难题及解决方法:  1.地面平整度不达标:地磅需要安装在坚固平整的地面上,如果地面不平整,会影响地磅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解决方法包括修复地面不平整处,例如填充填土、打磨等;或者选择适合不平整地面的特殊地磅设计,例如具有自动调平功能的地磅。  2.电源供应问题:地磅通常需要外部供电,如果现场没有方便的电源供应,将会是一个挑战。解决方法可以是寻找现场附近的电源接口,或者考虑使用无线供电技术,例如太阳能供电或者电池供电。  3.数据传输和管理问题:数字式地磅通常需要与计算机或者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管理,如果现场没有网络接入或者数据传输不稳定,将会对地磅的使用造成困扰。解决方法可以是增加网络接入设备,例如使用无线网络或者移动数据网络,或者选择具有离线数据存储功能的地磅,可以在网络恢复后自动同步数据。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云平台进行数据管理,方便远程访问和监控。  除了以上三个常见的难题,地磅安装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法规要求等等。为了确保地磅安装的顺利进行,建议找到专业的地磅安装服务商,他们具备经验和专业知识,并能根据实际情况提供解决方案。

常见问题

更多>

可能是由于车辆超载导致。解决方法:需要将部分货物卸下,使车辆重量不超过汽车衡的最大承载能力。如果车辆未超载,则可能是汽车衡故障,需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复。

可能是由于传感器受到外部干扰或损坏导致。解决方法:检查传感器是否正确安装和连接。如果传感器正常,则可能是受到外部干扰导致,需要将外部干扰源移开。如果传感器损坏,则需要更换传感器。

可能是由于传感器故障或平台不平衡导致。解决方法:首先检查平台是否水平,如果平台不平衡,则需要调整平台。如果平台平衡,则可能是传感器故障,需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复。

可能是由于传感器错误或软件故障导致。解决方法:首先检查传感器是否正确安装和连接。如果传感器正常,则可能是软件故障,需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复。

可能是由于电源故障或计算机故障导致。解决方法:检查电源和电缆是否连接正确。如果电源和电缆连接正确,则可能是计算机故障,需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