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热点> 行业资讯>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2023-06-06 08:56:15

北京城北、燕山脚下,青山绿水间有座赓续中华文脉的种子库——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6月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叮嘱“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翌日,总书记又乘车来到中国历史研究院,参观文明起源和宅兹中国专题展,察看部分馆藏珍贵古籍和文献档案,寄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中国史学的智慧和力量”。

这两个文化殿堂都是总书记非常关注、亲自决策成立的,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等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家版本馆兰台洞库了解馆藏精品版本保存情况。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

6月2日下午,考察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概念,是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殷墟遗址考察时首次提出的。在这次座谈会上,总书记对这一重大课题作出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

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总书记曾说:“有一些老前辈就跟我讲,作为中国的领导人要干什么呢,就是不要把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文化搞丢了,还应该在你们手里传承下去。”

“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给出理解中国的“金钥匙”,深入阐述了中华文明具有的五个突出特性——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鲜明指出这些突出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共同信念。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都十分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深情地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带着深厚的“历史感”,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及全国。

“我到山东考察时专门去看了孔府孔庙,到武夷山也专门来看一看朱熹。”2021年仲春,在福建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九曲溪畔的朱熹园。

“晨窗林影开,夜枕山泉响。”从朱子自画像到理学思想传承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听得专注。他感慨于一路见闻:“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南平武夷山朱熹园,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脚踏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

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深刻指出,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坚持“两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这是总书记在立德楼观摩思政课智慧教室现场教学并参与讨论。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

在藏书410余万册的学校图书馆,总书记听取学校加强文献古籍保护利用、促进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等情况介绍。总书记指出,人民大学馆藏红色文献,鉴证了我们党创办正规高等教育的艰辛历程,是十分宝贵的红色记忆。

在同师生代表座谈时,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2022年7月30日,中国国家版本馆“一总三分”正式开馆。版本馆由中央总馆(文瀚阁)、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组成。图为广州分馆。

此次座谈会上,总书记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

延续近两千年的敦煌文化,历史底蕴雄浑厚重,文化内涵博大精深。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敦煌研究院,实地察看珍藏文物和学术成果展示,听取研究院在石窟文物保护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介绍。

在同大家座谈时,总书记指出:“回顾历史,只有中华民族这样的具有开放包容胸怀的民族,才会容纳世界不同文明在此交融交汇。”“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

△敦煌莫高窟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文化自信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标定了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

△位于中国历史研究院内的中国考古博物馆

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

新征程上,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凝聚起强国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儿女将坚持开放包容,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技术知识

更多>
电子汽车衡
电子汽车衡检定规程

  电子汽车衡的检定规程通常是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制定和执行的。以下是一般的电子汽车衡检定规程:  1.检定周期:根据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电子汽车衡的检定周期,一般为1年或更频繁。这意味着每隔一定时间需要对电子汽车衡进行检定。  2.检定方法:确定电子汽车衡的检定方法。常见的方法包括静态维持法、动态维持法和动态校验法。不同的方法会涉及到不同的测量原理和流程。  3.检定设备:确定用于电子汽车衡检定的设备,如校验分析仪、校验车、标准质量等。这些设备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和精度要求。  4.检定过程:制定电子汽车衡的检定过程,包括检定前的准备工作、实际检定的步骤、数据记录和处理等。确保检定过程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5.检定标准:根据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定电子汽车衡的检定标准。这些标准通常会规定电子汽车衡的准确度要求、线性度要求、重现性要求等。  6.检定报告:制作电子汽车衡的检定报告,记录检定的日期、检定结果、测量误差等相关信息。检定报告需要保留并随时提供给相关部门或用户进行查阅。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电子汽车衡检定规程可能会因地区、国家或行业而异,因此请参考当地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以获得准确的信息和指导。

地磅传感器
如何判定地磅传感器好坏

  判定地磅传感器好坏的几种方法包括:  1.观察传感器的外观:检查传感器是否有明显的物理损坏或异常,如断裂、变形、腐蚀等。如果传感器外观有明显问题,很可能需要更换传感器。  2.测量传感器输出:使用合适的测试设备或仪器,测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传感器输出信号应该与实际测量值相匹配。如果输出信号不稳定、异常或与实际测量值不符,可能表示传感器存在故障。  3.比对传感器读数:将已知重量的物体放置在地磅上,与传感器读数进行比对。如果传感器读数与已知重量存在较大偏差,可能表示传感器存在问题。  4.清洁和校准传感器:有时候传感器可能受到灰尘、污垢等物质的影响,导致读数不准确。可以尝试清洁传感器,并进行校准以恢复正常工作。  5.借用其他设备校验:比对使用其他准确的测量设备,如其他地磅、天平等,与传感器读数进行比对。如果其他设备给出的读数与传感器读数存在较大偏差,可能表示传感器存在问题。  6.联系供应商或技术支持:如果以上方法无法确定传感器的好坏,建议联系地磅供应商或技术支持,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他们可能会提供更专业的测试方法或派遣技术人员进行检修和判定。

电子地磅
电子地磅汽车衡打印时间不准确如何调整

  如果电子地磅汽车衡打印时间不准确,可以尝试以下调整方法:  1.校准系统时间:检查地磅系统的时间设定,确保系统时间准确。如果系统时间不正确,可以进行时间校准,通常在系统设置或管理员界面中可以找到相关选项。  2.检查网络时间同步:如果地磅系统与网络连接,可以检查是否启用了网络时间同步功能。启用网络时间同步功能可以自动校准系统时间,确保准确性。  3.检查打印机设置:检查打印机的时间设置,确保打印机的时间与地磅系统的时间一致。如果时间不一致,可以调整打印机的时间设置。  4.更新驱动程序和固件:如果地磅系统和打印机使用的是特定的驱动程序或固件,可以尝试更新驱动程序和固件版本,以解决时间不准确的问题。  5.联系供应商或技术支持:如果以上方法无法解决问题,建议联系地磅系统供应商或技术支持,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他们可能会提供进一步的调整方法或派遣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和调整。

物联网地磅
物联网地磅系统功能

  物联网地磅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1.实时监测和记录重量数据: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和记录车辆或物品的重量数据,确保重量数据的准确性。  2.无线传输和远程监控: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将重量数据传输到远程服务器,使用户可以远程监控和访问重量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和便利性。  3.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对收集的重量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相应的报告,帮助用户了解和分析货物的装载情况、运输效率等相关信息。  4.实时报警和预警功能: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的阈值进行实时报警和预警,如超载报警,以提醒用户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运输风险。  5.数据可视化和管理: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将重量数据通过图表、表格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并提供数据管理功能,方便用户查看、比对和管理重量数据。  6.故障诊断和维护: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监测地磅设备的状态,及时诊断故障并提供维护建议,以保证地磅设备的正常运行。  7.数据安全和权限管理: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对重量数据进行加密和安全存储,同时提供权限管理功能,限制用户对数据的访问和操作,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地磅安装
地磅安装过程中有哪些难题

  地磅安装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难题,以下是可能的三大难题及解决方法:  1.地面平整度不达标:地磅需要安装在坚固平整的地面上,如果地面不平整,会影响地磅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解决方法包括修复地面不平整处,例如填充填土、打磨等;或者选择适合不平整地面的特殊地磅设计,例如具有自动调平功能的地磅。  2.电源供应问题:地磅通常需要外部供电,如果现场没有方便的电源供应,将会是一个挑战。解决方法可以是寻找现场附近的电源接口,或者考虑使用无线供电技术,例如太阳能供电或者电池供电。  3.数据传输和管理问题:数字式地磅通常需要与计算机或者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管理,如果现场没有网络接入或者数据传输不稳定,将会对地磅的使用造成困扰。解决方法可以是增加网络接入设备,例如使用无线网络或者移动数据网络,或者选择具有离线数据存储功能的地磅,可以在网络恢复后自动同步数据。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云平台进行数据管理,方便远程访问和监控。  除了以上三个常见的难题,地磅安装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法规要求等等。为了确保地磅安装的顺利进行,建议找到专业的地磅安装服务商,他们具备经验和专业知识,并能根据实际情况提供解决方案。

常见问题

更多>

可能是由于车辆超载导致。解决方法:需要将部分货物卸下,使车辆重量不超过汽车衡的最大承载能力。如果车辆未超载,则可能是汽车衡故障,需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复。

可能是由于传感器受到外部干扰或损坏导致。解决方法:检查传感器是否正确安装和连接。如果传感器正常,则可能是受到外部干扰导致,需要将外部干扰源移开。如果传感器损坏,则需要更换传感器。

可能是由于传感器故障或平台不平衡导致。解决方法:首先检查平台是否水平,如果平台不平衡,则需要调整平台。如果平台平衡,则可能是传感器故障,需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复。

可能是由于传感器错误或软件故障导致。解决方法:首先检查传感器是否正确安装和连接。如果传感器正常,则可能是软件故障,需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复。

可能是由于电源故障或计算机故障导致。解决方法:检查电源和电缆是否连接正确。如果电源和电缆连接正确,则可能是计算机故障,需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