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热点> 行业资讯> 候鸟迁飞舞动命运与共

候鸟迁飞舞动命运与共

2023-06-07 09:52:11

夕阳西照,北海公园五龙亭,上百只飞鸟盘旋而至。

“特别兴奋,老朋友回来了。”4月初的一天,北京市民张丽婷快速记录下这些飞鸟的位置和数量,并把消息分享给微信群里的志愿者朋友。

每年春天,从非洲南部越冬的北京雨燕都会经历一场史诗级的飞行,飞跃红海,穿越内蒙古,抵达北京——它们重要的栖息地和繁殖地。

张丽婷是北京雨燕科学调查项目北海公园观察点的组长。她和志愿者伙伴每周至少专程去一次北海公园,对这里的雨燕种群进行拍照记录,既为候鸟种群调查提供基础监测数据,也为候鸟护飞尽一份力。

每年,有数十亿只候鸟进行洲际迁徙。全球9条候鸟迁徙路线中,有4条途经中国。在关乎全球候鸟种群生存与繁衍的重要迁徙通道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以命运与共之心、生态创新之智爱鸟护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愿景正在变成可感可知的现实。

关爱——建设“候鸟友好”城市

北京雨燕,即普通雨燕北京亚种。1870年,一名英国科学家首次在北京发现雨燕标本,并将这种翅膀狭长、酷似镰刀的鸟命名为“北京雨燕”。

在不少像张丽婷一样的北京居民眼中,北京雨燕是北京的“形象大使”。它是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鸟类,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妮妮”的原型就是北京雨燕。

除了北京雨燕,每年春季,还有灰鹤、黑鹳、银鸥等大量候鸟从南途经北京向北迁徙。

记者在调研采访时发现,北京有不少鸟类友好型建筑。坐落在北京西北方向的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博物馆就是典型代表。这座建筑表皮间的缝隙可供鸟类筑巢,它的玻璃幕墙还特意采用了鸟类视觉更为敏感的网格状设计,能有效防止鸟撞。

一群灰鹤在怀来县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飞舞。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此外,北京还致力于提升山区森林质量,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为鸟类提供必要的栖息地、食物和水源。2017年以来,北京建设“近自然”特色的城市森林近60处,营建人造灌木丛和生态岛等。

北京雨燕科学调查项目的志愿者们发现,在立交桥缝隙和摩天大楼间建立“新家”的雨燕越来越多。“雨燕正在逐渐适应北京的都市生活。”张丽婷说。

今年2月,中国正式启动全国鸟类迁徙通道保护行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全国鸟类迁徙通道保护行动方案(2021—2035年)》,明确北京昌平区十三陵水库、江西鄱阳湖等1140处为候鸟重要繁殖地、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

“随着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加强,希望在未来的城市里,人与鸟类能成为最好的‘邻居’,能够更和谐地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北京林业大学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青年研究员贾亦飞说。

守护——让候鸟家园重焕生机

鸟类迁徙是一个漫长而危险的过程,迁飞距离往往长达数千公里。每年10月到次年4月,全球濒危物种黑脸琵鹭会与数以万计的迁徙候鸟一道,云集到福建福宁湾、罗源湾等中国东南沿海一带越冬。

“以前很难见到黑脸琵鹭,但现在每年都会出现,而且数量基本都稳定在上百只。”福建资深观鸟人郑智武说,湿地环境逐年好转,珍稀鸟类也成了“常客”。

记者在罗源湾看到,万亩郁郁葱葱的红树林在海风的吹拂下形成阵阵绿浪,将鸟类栖息的滩涂与当地居民的活动区域间隔开,大大减少了人类活动对候鸟的影响。

卷羽鹈鹕在罗源县罗源湾海域游弋。新华社记者 梅永存 摄

罗源湾附近居民于孙李告诉记者,当地村民祖祖辈辈靠海吃海,水产养殖是主要产业。不当的养殖行为曾对当地水鸟栖息产生影响,生态平衡一度遭到破坏。

为重焕湿地生机,当地实施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工程,将大量养殖塘改造成高潮位水鸟栖息地。附近的渔村还修建了不少观鸟栈道,生态观鸟旅游成了当地发展的“新名片”。

于孙李在罗源湾红树林湿地公园附近开起了饭店。“这几年罗源湾的生态变好,不仅让这里成为候鸟和鸟友们的天堂,也给我们当地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于孙李说。

从向自然过度索取到对自然精心呵护,罗源湾的发展之变是中国全面推进湿地保护修复的一个缩影。

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中国先后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和多个地方湿地保护条例,为湿地保护构建起法律屏障。

目前,中国已有国际重要湿地82处,面积居世界第四位;13座城市获得国际湿地城市称号,建立600多处湿地自然保护区和900多处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占各类自然保护地的比例达到50%以上。

“年复一年,候鸟归去来。鸟类生存环境好起来,护鸟爱鸟的人多起来。这是社会进步带来的变化和力量。”郑智武说。

合作——超越时空的命运与共

在全球最繁忙的候鸟生命线——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飞通道上,勺嘴鹬是最为稀有的水鸟之一。迁徙期间,勺嘴鹬会在江苏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广东湛江北家土角等地区停歇,觅食补给、换羽。

世界珍稀鸟类勺嘴鹬在海南儋州湾湿地觅食。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候鸟迁飞的特性,决定了其保护成果与通道路径上的每个环节息息相关。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飞通道涉及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强国际合作是必选项。”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任鸟飞项目经理关磊说。

记者了解到,当前,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仍面临栖息地碎片化、资金投入不足、地区间不平衡等挑战。

“只有借助全球力量保护候鸟栖息地,推进生命共同体建设,才能为候鸟迁徙提供更有效的保护。”贾亦飞说。

目前,中国已分别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新西兰等国签署候鸟保护双边协定,正在围绕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合作伙伴关系等相关内容开展国际合作,并积极参加“一带一路”候鸟保护工作。

贾亦飞介绍,在拯救勺嘴鹬的项目中,中国科研团队积极参与俄罗斯、缅甸等迁徙沿线国家的繁殖地和越冬地调查及保护工作,组织同步调查与监测、开展繁殖地管理教育培训和专家技术服务等,取得良好成效。

2019年,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遗产申报(第一期)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仅有的两块潮间带湿地遗产之一。

关磊说:“这一成果不仅有助于推动全球共同守护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飞路线,还为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注入强大动力。”

另一个令候鸟守护者们欣慰的是,不断有年轻一代加入爱鸟护鸟的队伍。在北京,张丽婷每周进行雨燕调查时多了一个伙伴——她13岁的女儿。

“我相信,北京雨燕的身影也会成为下一代对于天空的美好记忆。”张丽婷说。

技术知识

更多>
电子汽车衡
电子汽车衡检定规程

  电子汽车衡的检定规程通常是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制定和执行的。以下是一般的电子汽车衡检定规程:  1.检定周期:根据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电子汽车衡的检定周期,一般为1年或更频繁。这意味着每隔一定时间需要对电子汽车衡进行检定。  2.检定方法:确定电子汽车衡的检定方法。常见的方法包括静态维持法、动态维持法和动态校验法。不同的方法会涉及到不同的测量原理和流程。  3.检定设备:确定用于电子汽车衡检定的设备,如校验分析仪、校验车、标准质量等。这些设备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和精度要求。  4.检定过程:制定电子汽车衡的检定过程,包括检定前的准备工作、实际检定的步骤、数据记录和处理等。确保检定过程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5.检定标准:根据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定电子汽车衡的检定标准。这些标准通常会规定电子汽车衡的准确度要求、线性度要求、重现性要求等。  6.检定报告:制作电子汽车衡的检定报告,记录检定的日期、检定结果、测量误差等相关信息。检定报告需要保留并随时提供给相关部门或用户进行查阅。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电子汽车衡检定规程可能会因地区、国家或行业而异,因此请参考当地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以获得准确的信息和指导。

地磅传感器
如何判定地磅传感器好坏

  判定地磅传感器好坏的几种方法包括:  1.观察传感器的外观:检查传感器是否有明显的物理损坏或异常,如断裂、变形、腐蚀等。如果传感器外观有明显问题,很可能需要更换传感器。  2.测量传感器输出:使用合适的测试设备或仪器,测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传感器输出信号应该与实际测量值相匹配。如果输出信号不稳定、异常或与实际测量值不符,可能表示传感器存在故障。  3.比对传感器读数:将已知重量的物体放置在地磅上,与传感器读数进行比对。如果传感器读数与已知重量存在较大偏差,可能表示传感器存在问题。  4.清洁和校准传感器:有时候传感器可能受到灰尘、污垢等物质的影响,导致读数不准确。可以尝试清洁传感器,并进行校准以恢复正常工作。  5.借用其他设备校验:比对使用其他准确的测量设备,如其他地磅、天平等,与传感器读数进行比对。如果其他设备给出的读数与传感器读数存在较大偏差,可能表示传感器存在问题。  6.联系供应商或技术支持:如果以上方法无法确定传感器的好坏,建议联系地磅供应商或技术支持,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他们可能会提供更专业的测试方法或派遣技术人员进行检修和判定。

电子地磅
电子地磅汽车衡打印时间不准确如何调整

  如果电子地磅汽车衡打印时间不准确,可以尝试以下调整方法:  1.校准系统时间:检查地磅系统的时间设定,确保系统时间准确。如果系统时间不正确,可以进行时间校准,通常在系统设置或管理员界面中可以找到相关选项。  2.检查网络时间同步:如果地磅系统与网络连接,可以检查是否启用了网络时间同步功能。启用网络时间同步功能可以自动校准系统时间,确保准确性。  3.检查打印机设置:检查打印机的时间设置,确保打印机的时间与地磅系统的时间一致。如果时间不一致,可以调整打印机的时间设置。  4.更新驱动程序和固件:如果地磅系统和打印机使用的是特定的驱动程序或固件,可以尝试更新驱动程序和固件版本,以解决时间不准确的问题。  5.联系供应商或技术支持:如果以上方法无法解决问题,建议联系地磅系统供应商或技术支持,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他们可能会提供进一步的调整方法或派遣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和调整。

物联网地磅
物联网地磅系统功能

  物联网地磅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1.实时监测和记录重量数据: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和记录车辆或物品的重量数据,确保重量数据的准确性。  2.无线传输和远程监控: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将重量数据传输到远程服务器,使用户可以远程监控和访问重量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和便利性。  3.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对收集的重量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相应的报告,帮助用户了解和分析货物的装载情况、运输效率等相关信息。  4.实时报警和预警功能: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的阈值进行实时报警和预警,如超载报警,以提醒用户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运输风险。  5.数据可视化和管理: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将重量数据通过图表、表格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并提供数据管理功能,方便用户查看、比对和管理重量数据。  6.故障诊断和维护: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监测地磅设备的状态,及时诊断故障并提供维护建议,以保证地磅设备的正常运行。  7.数据安全和权限管理: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对重量数据进行加密和安全存储,同时提供权限管理功能,限制用户对数据的访问和操作,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地磅安装
地磅安装过程中有哪些难题

  地磅安装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难题,以下是可能的三大难题及解决方法:  1.地面平整度不达标:地磅需要安装在坚固平整的地面上,如果地面不平整,会影响地磅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解决方法包括修复地面不平整处,例如填充填土、打磨等;或者选择适合不平整地面的特殊地磅设计,例如具有自动调平功能的地磅。  2.电源供应问题:地磅通常需要外部供电,如果现场没有方便的电源供应,将会是一个挑战。解决方法可以是寻找现场附近的电源接口,或者考虑使用无线供电技术,例如太阳能供电或者电池供电。  3.数据传输和管理问题:数字式地磅通常需要与计算机或者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管理,如果现场没有网络接入或者数据传输不稳定,将会对地磅的使用造成困扰。解决方法可以是增加网络接入设备,例如使用无线网络或者移动数据网络,或者选择具有离线数据存储功能的地磅,可以在网络恢复后自动同步数据。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云平台进行数据管理,方便远程访问和监控。  除了以上三个常见的难题,地磅安装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法规要求等等。为了确保地磅安装的顺利进行,建议找到专业的地磅安装服务商,他们具备经验和专业知识,并能根据实际情况提供解决方案。

常见问题

更多>

可能是由于车辆超载导致。解决方法:需要将部分货物卸下,使车辆重量不超过汽车衡的最大承载能力。如果车辆未超载,则可能是汽车衡故障,需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复。

可能是由于传感器受到外部干扰或损坏导致。解决方法:检查传感器是否正确安装和连接。如果传感器正常,则可能是受到外部干扰导致,需要将外部干扰源移开。如果传感器损坏,则需要更换传感器。

可能是由于传感器故障或平台不平衡导致。解决方法:首先检查平台是否水平,如果平台不平衡,则需要调整平台。如果平台平衡,则可能是传感器故障,需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复。

可能是由于传感器错误或软件故障导致。解决方法:首先检查传感器是否正确安装和连接。如果传感器正常,则可能是软件故障,需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复。

可能是由于电源故障或计算机故障导致。解决方法:检查电源和电缆是否连接正确。如果电源和电缆连接正确,则可能是计算机故障,需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