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走势观察
2023-07-28 10:53:09
近期,猪肉价格持续回落。据农业农村部监测,7月份第3周,全国仔猪平均价格31.43元/公斤,同比下跌30%;猪肉平均价格23.25元/公斤,同比下跌32.1%。
猪肉是我国大多数居民最主要的肉类食品,保障供应关乎民生。猪肉价格下跌为哪般?未来价格走势如何?
供过于求导致猪价持续走低
猪肉价格整体下行。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7月17日至7月23日,猪肉批发市场周均价每公斤18.92元,同比下降37%。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司长李慧表示,今年以来,国内生猪价格总体低位运行。特别是近期天气高温炎热、猪肉市场消费偏弱,生猪价格小幅下降。
猪肉价格走势,受供求影响较大。业内人士分析,生猪和猪肉供给充足,但需求不旺,供过于求是猪价低迷的主要原因。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37548万头,同比增加961万头,增长2.6%;猪肉产量3032万吨,增加93万吨,增长3.2%。二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43517万头,同比增加461万头,增长1.1%;环比增加423万头,增长1%。
与猪肉供给高位的特征相比,猪肉消费量有着明显的季节性下滑特征。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分析,尽管春节过后猪肉消费需求短期提振,但上半年猪肉消费整体进入淡季,尤其是6月中旬以来,全国多地迎来高温天气,叠加大中小学放假,消费需求低迷。
猪周期是全球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能繁母猪产能是影响猪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朱增勇解释说,猪周期时长,取决于能繁母猪产能下降速度,下降的速度越快,下降周期就会越短,反之就会越长。当猪价下行时,不同的养殖户反应不同,有的会加快出栏,但有的会选择压栏观望,猪价下降周期相对来说会更长。
朱增勇表示,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296万头,仍高于4100万头正常保有量,产能去化仍显缓慢。此外,产业集中度提升有助于生猪生产稳定,在某种程度上拉长了此轮猪价低位运行时间。
生猪养殖企业加快转型谋发展
猪肉价格既关系到老百姓的“菜篮子”“钱袋子”,也关系到养殖主体的生存发展。猪肉价格走低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利好,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则是挑战。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7月份第3周,全国猪料比价为3.99,环比下降0.25%。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亏损为249.22元。
“对于中小规模养殖户来说,首先要严格控制好生猪体重积极出栏,不宜盲目忍亏压栏,要加快淘汰效率低下的母猪产能,适当降低本年的出栏目标,为后期扭亏创造条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立坤说。
业内人士分析,生猪产能最终会通过市场规律进行调剂,养猪企业的竞争方式已经从产能规模竞争转向成本控制和管理能力竞争,具有更先进生产力的企业才能走得长远。
记者走进南京市溧水牧原农牧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厂区,随处可见定位栏、智能环控、精准饲喂等设备广泛应用于猪舍,科技感十足。
“通过运用自动化巡检、智能生成食谱喂食等数字化技术,生猪育肥日增重和存活率均有所提升,养殖效率大幅改善。”牧原集团苏南区域经理秦少军说,通过精细化管理,打通技术路径,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此轮猪价下跌影响。
目前,国内部分头部猪企正在探索全产业链布局,加速向下游屠宰加工和食品端发展,尽可能对冲猪价走低风险。如神农集团日前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11.5亿元用于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建设类项目等。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加大生猪育肥基地投资,加强生猪育种技术研发,进一步夯实生猪供应基础。
“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着力塑造品牌形象,提高综合效益,是生猪养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艳书说。
猪肉供需形势有望逐渐好转
猪肉价格未来走势,主要受猪肉供求关系影响。目前看,猪肉供求基本面不支持猪价大幅上涨,但随着猪肉供需形势整体改善,猪价有望季节性温和回升。
记者了解到,为减少亏损,生猪养殖企业已经开始放慢产能增速。近期,傲农生物、天邦食品等部分猪企表示下调今年生猪出栏量。
针对猪肉价格未来走势,李慧表示,从供给看,国内生猪产能总体处于合理水平;从需求看,夏季过后天气逐步转凉,加上高校陆续开学、中秋国庆等重要节假日陆续来临,根据往年情况,猪肉消费将逐步增加,可能推动生猪价格有所回升。
在猪周期下行阶段,猪肉收储是稳住市场信心的重要举措。记者从商务部获悉,7月14日,商务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开展今年第二批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工作,完成收储数量2万吨。
王立坤分析,猪肉收储等相关措施将起到市场情绪托底作用,引导供需格局有序改善,猪肉价格有望触底反弹,但短期内价格涨幅或较为有限。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生猪市场和价格动态,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生猪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及时开展中央猪肉储备调节,积极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李慧说。
<上一篇>官方:落实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等措施
技术知识
更多>
痛点:管理存漏洞,数据易失真 在传统人工称重模式下,管理漏洞无处不在,给园区和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和风险。“人情秤”、“关系秤”难以杜绝;手工填写磅单易出现记录错误、字迹不清、涂改等问题;甚至存在内外勾结、故意放水、虚构货物等作弊行为。此外,纸质单据不易保存和查询,数据孤立形成信息孤岛,管理层无法获取真实、实时、连贯的数据进行决策,管理成本高且效果差。 解决方案:数据全自动采集与智能防作弊 新益德无人值守称重系统构建了一个全方位、无死角的智能监控和数据管理体系。系统通过红外定位防止车辆压边、不完全上磅;视频监控全程抓拍并录像,同步保存称重数据与现场画面,做到每一笔数据都有据可查;所有数据自动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杜绝任何人为修改的可能。管理者可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或手机端查看实时数据、报表和历史记录,实现称重过程的完全透明化。 产品优势:新益德无人值守称重系统 铁面无私,杜绝作弊:集成红外、视频、智能分析等技术,构建多重防作弊机制,有效拦截各种违规手段,保护企业资产。 数据精准,全程追溯:自动采集数据,误差小,准确率高。每一笔交易关联时间、地点、车辆、货品及全程录像,形成不可篡改的数据链,轻松追溯问责。 智慧管理,决策支持:自动生成多维度统计报表(日、月、年报表,客户、货品统计等),数据可视化呈现,为园区管理、客户结算和经营决策提供强大、可靠的数据支撑。

痛点:效率低下,拥堵成常态 传统园区称重环节严重依赖人工操作:司机需要停车、填单、等待司磅员手动记录数据、人工核对信息……整个过程繁琐缓慢。在物流高峰时段,称重站前必然排起长龙,车辆积压严重。这不仅极大地降低了物流运输效率,延误了交货时间,更导致园区内部交通拥堵,影响了整个园区的运营秩序。时间就是金钱,每一分钟的等待都在吞噬着企业的效益与司机的耐心。 解决方案:全流程自动化无人值守 新益德无人值守称重系统直击效率痛点,通过技术手段重塑称重流程。系统集成智能道闸、红绿灯信号、视频监控、RFID射频识别或车牌识别技术,实现车辆不停车称重。当车辆驶上地磅,系统自动识别车辆信息,同步采集精准重量数据,并即时打印磅单。司机无需下车,全程仅需数十秒即可完成称重,极大缩短了车辆在称重环节的滞留时间,使物流通道真正“流动”起来。 产品优势:新益德无人值守称重系统 极速通行:通过自动识别与数据同步,将单次称重时间从传统模式的3-5分钟缩短至30秒以内,效率提升超80%。 7x24小时不间断作业:彻底摆脱对人工司磅员工作时间的依赖,实现全天候运营,满足任何时间段的称重需求,充分利用夜间时段,分散日间压力。 流程优化,畅通无阻:智能引导系统(红绿灯、语音提示)指挥车辆有序上下磅,杜绝插队、混乱现象,从根本上解决称重站周边的交通拥堵问题。

电子汽车衡的检定规程通常是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制定和执行的。以下是一般的电子汽车衡检定规程: 1.检定周期:根据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电子汽车衡的检定周期,一般为1年或更频繁。这意味着每隔一定时间需要对电子汽车衡进行检定。 2.检定方法:确定电子汽车衡的检定方法。常见的方法包括静态维持法、动态维持法和动态校验法。不同的方法会涉及到不同的测量原理和流程。 3.检定设备:确定用于电子汽车衡检定的设备,如校验分析仪、校验车、标准质量等。这些设备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和精度要求。 4.检定过程:制定电子汽车衡的检定过程,包括检定前的准备工作、实际检定的步骤、数据记录和处理等。确保检定过程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5.检定标准:根据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定电子汽车衡的检定标准。这些标准通常会规定电子汽车衡的准确度要求、线性度要求、重现性要求等。 6.检定报告:制作电子汽车衡的检定报告,记录检定的日期、检定结果、测量误差等相关信息。检定报告需要保留并随时提供给相关部门或用户进行查阅。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电子汽车衡检定规程可能会因地区、国家或行业而异,因此请参考当地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以获得准确的信息和指导。

判定地磅传感器好坏的几种方法包括: 1.观察传感器的外观:检查传感器是否有明显的物理损坏或异常,如断裂、变形、腐蚀等。如果传感器外观有明显问题,很可能需要更换传感器。 2.测量传感器输出:使用合适的测试设备或仪器,测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传感器输出信号应该与实际测量值相匹配。如果输出信号不稳定、异常或与实际测量值不符,可能表示传感器存在故障。 3.比对传感器读数:将已知重量的物体放置在地磅上,与传感器读数进行比对。如果传感器读数与已知重量存在较大偏差,可能表示传感器存在问题。 4.清洁和校准传感器:有时候传感器可能受到灰尘、污垢等物质的影响,导致读数不准确。可以尝试清洁传感器,并进行校准以恢复正常工作。 5.借用其他设备校验:比对使用其他准确的测量设备,如其他地磅、天平等,与传感器读数进行比对。如果其他设备给出的读数与传感器读数存在较大偏差,可能表示传感器存在问题。 6.联系供应商或技术支持:如果以上方法无法确定传感器的好坏,建议联系地磅供应商或技术支持,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他们可能会提供更专业的测试方法或派遣技术人员进行检修和判定。

如果电子地磅汽车衡打印时间不准确,可以尝试以下调整方法: 1.校准系统时间:检查地磅系统的时间设定,确保系统时间准确。如果系统时间不正确,可以进行时间校准,通常在系统设置或管理员界面中可以找到相关选项。 2.检查网络时间同步:如果地磅系统与网络连接,可以检查是否启用了网络时间同步功能。启用网络时间同步功能可以自动校准系统时间,确保准确性。 3.检查打印机设置:检查打印机的时间设置,确保打印机的时间与地磅系统的时间一致。如果时间不一致,可以调整打印机的时间设置。 4.更新驱动程序和固件:如果地磅系统和打印机使用的是特定的驱动程序或固件,可以尝试更新驱动程序和固件版本,以解决时间不准确的问题。 5.联系供应商或技术支持:如果以上方法无法解决问题,建议联系地磅系统供应商或技术支持,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他们可能会提供进一步的调整方法或派遣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和调整。
常见问题
更多>可能是由于车辆超载导致。解决方法:需要将部分货物卸下,使车辆重量不超过汽车衡的最大承载能力。如果车辆未超载,则可能是汽车衡故障,需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复。
可能是由于传感器受到外部干扰或损坏导致。解决方法:检查传感器是否正确安装和连接。如果传感器正常,则可能是受到外部干扰导致,需要将外部干扰源移开。如果传感器损坏,则需要更换传感器。
可能是由于传感器故障或平台不平衡导致。解决方法:首先检查平台是否水平,如果平台不平衡,则需要调整平台。如果平台平衡,则可能是传感器故障,需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复。
可能是由于传感器错误或软件故障导致。解决方法:首先检查传感器是否正确安装和连接。如果传感器正常,则可能是软件故障,需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复。
可能是由于电源故障或计算机故障导致。解决方法:检查电源和电缆是否连接正确。如果电源和电缆连接正确,则可能是计算机故障,需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