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磅防雷措施
2021-10-29 10:14:09
随着经济发展,地磅这一用于大宗货物计量的称重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工厂、工地、货场、集贸市场等场所。早期的机械式地磅早已被精度高、稳定性好、操作方便的电子式地磅所取代。如今电子地磅标准配置主要由承重传力机构(秤体)、高精度称重传感器、称重显示仪表三大主件组成,由此即可完成电子地磅基本的称重功能,也可选配打印机、大屏幕显示器、电脑管理系统以完成更高层次的数据管理及传输的需要。可知地磅的组成构件几乎都是微电子设备,它们的敏感性高、耐压水平低,抗雷电电磁脉冲的能力差,很容易受到侵害;且由于其特殊性,一旦电子地磅遭到雷击破坏,将会影响整个工作流程的正常运行。
防雷措施
由上述可知,雷电可能会损坏地磅设备的方式是多样的,且传感器、放大器和显示设备耐压能力低,极容易因雷电引起的电流电压而受损。在考虑其防护措施时还要注意在防雷击的同时电子衡器的计量性能不变,不能影响地磅的正常使用。因此。地磅的防雷系统是一个综合保护系统。
1、直击雷防护
地磅一般地处空旷地带,周围没有高大建筑物,相对比较孤立。如果未能被地磅房或其他的直击雷防护装置完全保护,应在地磅附近设置独立避雷针,直击雷防护的目的是把闪电引导到相对安全的地方泄放入地,防止雷电直击到电子地磅带来巨大的破坏性,它是雷电防护的首要。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要求,独立避雷针距离地磅3m已可以防止雷电击穿空气反击,但考虑到直击雷的热效应、冲击波及强电流对周边产生的电磁场,可适当延长距离。其高度根据滚球半径保护范围计算得出。
2、雷电波入侵防护
依据雷击事故调查结果显示电子设备所遭受的雷击绝大部分是雷电波从电源线和信号线路侵入设备造成的,所以电源和信号系统的防雷是整个防雷系统的关键之一。地磅的损坏都是由电阻或电容耦合瞬态过电压造成的,所有引入显示间的供电、信号线路以及室外与地磅的传感器相连接的信号线都应安装过电压保护装置。
对供电线路作电源输入端防雷保护,线路采用多级保护,分级泄流是行之有效的。选型防雷器时应选择残压小,反应时间快的防雷器。第一级防雷:在总配电箱前端安大通流容量的防雷器;第二级防雷:值班室电源配电箱电源进线端处安装箱式单相电源防雷器.作为室内用电设备第二级防护。第三级防雷:在值班室主机、称重显示器前端安装防雷插座.对这些设备进行电源线路精细级雷电防护。
对于信号线路,应在传感器与重量显示器之间的信号线路两端分别串联安装信号防雷器,切断雷电流对线路两端重量显示器和传感器的传导途径。
感应雷电很容易侵入电源、信号线进入设备,应把总配电箱到地磅值班室分配电箱之间的线路以及值班室到地磅的线路全部用金属管进行屏蔽,并把屏蔽管接地。
3、等电位防护
将值班室室内等电位汇流排或过电压保护装置的等电位连接板与电器设备可靠连接。并与地网相连接。集线盒必须接地并和地磅共用接地体:集线盒一端连接传感器内部弱电元件,另一端连接至终端显示设备.传感器外部的弹性体与内部电子电路之间耐压极限是1KV到1.5KV,传感器弹性体和秤体是电气连接的,当大面积的金属秤体被感应产生高电位,而集线盒所带的点位是零电位,其传导至传感器内部的电位也是零电位,传感器外部与内部电路的的高电位差将可能在秤体接地通道不畅的情况下击坏内部电子元件。这是多数电子地磅经常因遭受雷击而损坏的最主要的原因。
结语
所有地磅的防护措施都是建立在有良好接地的情况下.防雷接地装置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防雷系统的雷电防护能力,接地是防雷系统的根本。设计施工时应尽量降低接地电阻,使雷电流更快入地消散。按防雷设计规范,接地电阻值≤4Q。
地磅防雷系统和多数的微电子设备防雷系统一样,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不能依靠单一的防护措施,应当考虑雷击的多种途径多重设防,综合防护。
<上一篇>地磅可能遭受的雷击的途径和方式
<下一篇>如何保养地磅 - 新益德称重
资料下载
更多>

郑州新益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解决方案助您符合最新的药品GMP要求!
如何选择一台适合在GMP环境中使用 的称量设备,会经常困扰着制药企业,例如:选择多大的量程、多少的精度?选择何种材质,以方便清洗和避免污 染?如何执行硬件确认的IQ/OQ/PQ等等,郑州新益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解决方案助您符合最新的药品GMP要求!
立即下载常见问题
更多>可能是由于车辆超载导致。解决方法:需要将部分货物卸下,使车辆重量不超过汽车衡的最大承载能力。如果车辆未超载,则可能是汽车衡故障,需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复。
可能是由于传感器受到外部干扰或损坏导致。解决方法:检查传感器是否正确安装和连接。如果传感器正常,则可能是受到外部干扰导致,需要将外部干扰源移开。如果传感器损坏,则需要更换传感器。
可能是由于传感器故障或平台不平衡导致。解决方法:首先检查平台是否水平,如果平台不平衡,则需要调整平台。如果平台平衡,则可能是传感器故障,需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复。
可能是由于传感器错误或软件故障导致。解决方法:首先检查传感器是否正确安装和连接。如果传感器正常,则可能是软件故障,需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复。
可能是由于电源故障或计算机故障导致。解决方法:检查电源和电缆是否连接正确。如果电源和电缆连接正确,则可能是计算机故障,需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复。